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入秋眼睛干涩 多吃深海鱼类

2021-11-12 14:273440

  深秋已至,秋燥来袭,我们开始关注补充水分,润肤霜、润肤露等纷纷上场。在秋冬防燥“大战”中,有一个身体器官非常容易被忽略,那就是我们的眼睛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进提醒,入秋后一直到冬季期间,干眼就诊人数会出现季节性增加,这种眼疾与个体的生活习惯、环境因素息息相关,趁着入秋之际,我们应该重视对于眼睛的养护,回避招致干眼“上门”的不良因素。干眼患者人数众多,儿童和老人均会“中招”,对此,专家给出了专业实在的养眼良方。

  “最近我连续熬夜一周,加班加点,最近明显感觉到眼睛干涩、痒、红肿,有异物感,感觉很难受。”白领李先生表示,长假之前连轴转,导致眼睛不适。这在眼科诊室中几乎每日都会上演,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临床数据显示,角膜眼表专科的门诊中,干眼患者几乎占据半壁江山。

  “每年一进入秋冬季,干眼患者人数就会明显增加。”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角膜科教授袁进表示,干眼症状在秋冬季会更严重,因为环境空气干燥,泪液蒸发过快,眼睛更易“干”。

 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,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、熬夜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促进干眼的发生发展,干眼患者的数目日益增多。

  “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,角膜就是镜头,表面的一层泪膜保护镜头湿润光滑,形成清晰影像。”袁进解释,当发生干眼时,失去了泪膜的有效保护,相当于镜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,容易出现损伤不再光滑,表现为视力模糊、波动,严重者会出现视力下降。

  引起干眼的原因很复杂,总体来说与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息息相关。空气干燥、PM2.5浓度过高,都会让泪膜稳定性变弱。睡眠过少也会会影响腺体分泌,导致干眼“上门”。

  干眼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类型—— “视频终端综合征”,使用电子终端产品手机、电脑、Pad时,屏幕蓝光对泪膜有潜在的破坏作用,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,眨眼频率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快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办公室常见有达人自备“办公神器”,这类“办公神器”原本是为了预防颈椎病、“富贵包”等疾病,采用工作台的方式将电脑屏幕垫高。实际上,在使用这种工具时,“抬头”的角度是十分讲究。“对着屏幕时,我们眼睛的视线建议比屏幕高15度,这样眼睑的开合程度较小,泪膜蒸发比较少,如果屏幕被垫高后视线变为仰视模。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卫健委出台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
 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(记者郁琼源、田晓航)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

0评论2021-11-12424

主食吃得多 老人腰围粗
  2021年发表在《国际健康》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,基于对6506名中国居民的纵向健康长寿调查研究发现,中国老年人每天食用

0评论2021-11-12507

牙疼起来真“要命”!选对了药,疼痛缓解不是事儿
  脸也肿了,嘴也张不开了,美食都不香了,连觉也睡不踏实了······美好的生活瞬间变灰暗了。甚至,这时候去牙科,医生也

0评论2021-11-12435

HTTP 404 未找到
  此错误(HTTP 404 未找到)表示此程序可以连接到该网站,但是找不到你想要的网页。该网页可能是暂时不可用。或者,该网站可能

0评论2021-11-12430

深谈_中国经济网
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,国内本轮“猪周期”基本结束,未来价格走势如何?《深谈》首期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带来权威

0评论2021-11-12419

中国经济网广告形式及报价
  产业市场、汽车、商车网、食品、医药、房产、文化产业、质量安全、能源、IT、旅游、家电、生态文明、清洁、健康  国际经济

0评论2021-11-12336

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
  2、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,即使注明“来源:中国经济网”及/或标有“中国经济网(”水印,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

0评论2021-11-12338

中国经济网诚聘英才
  3、熟悉网络新闻传播特点,熟练操作Photoshop、Dreamweaver等操作软件,具有一定的图片选择和编辑能力;熟悉html代码、网页

0评论2021-11-12331

调脾胃、解秋燥 养生秋季果子有它们
  金秋10月,天气渐凉,正是丰收的季节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称,此时最适合品尝的就是

0评论2021-11-12432

loading